國土調查數據庫標準
訪問次數: 發布時間:2018-01-25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國土調查數據庫的內容、要素分類代碼、空間要素分層、要素屬性結構、數據交換格式和元數據等。
本標準適用于縣級國土調查數據庫建設與數據交換。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GB/T 7027 信息分類和編碼的基本原則與方法
GB/T 13923 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
GB/T 13989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
GB/T 16820 地圖學術語
GB/T 17798 地理空間數據交換格式
GB/T 28407 農用地質量分等規程
GB/T 33469 耕地質量等級
CH/T 1007 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元數據
TD/T 1053 農用地質量分等數據庫標準
TD/T 1055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技術規程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要素 feature
真實世界現象的抽象 。[ ISO 19101]
3.2
要素屬性 feature attribute
要素的性質 。[ ISO 19109]
3.3
類 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關系的一組要素的集合。
3.4
對象 object
具有明確定義的邊界和封裝狀態與行為特征的實體 。[GB/T 17798]
3.5
實體 entity
具有共同性質的對象類 。[GB/T 17798]
3.6
層 layer
具有相同應用特性的類的集合。
3.7
標識碼 identification code
對某一要素個體進行唯一標識的代碼。
3.8
矢量數據 vector data
由幾何元素所表示的數據。[GB/T 17798]
3.9
柵格數據 raster data
被表示成有規則的空間陣列的數據。[GB/T 17798]
3.10
格網數據 grid data
與特定參照系相對應的空間的規則化的數據。[GB/T 17798]
3.11
圖形數據 graphic data
表示地理實體的位置、形態、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幾何類型的數據 [GB/T 16820]。
3.12
圖形表現 graphical presentation
用圖形符號表達空間對象。[GB/T 17798]
3.13
拓撲 topology
對相連或相鄰的點 、線 、面 、體之間關系的科學闡述;特指那種在連續映射變換下保持不變的對象性質。[GB/T 17798]
3.14
拓撲關系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
描述兩個要素之間邊界拓撲和點集拓撲的要素關系。[GB/T 17798]。
3.15
元數據 metadata
關于數據的內容 、質量 、狀況和其他特性的描述性數據。[GB/T 17798]
4 數據庫內容和要素分類編碼
4.1 數據庫內容
國土調查數據庫包括基礎地理要素、土地利用要素、永久基本農田要素、柵格要素、其他土地要素、獨立要素等。
4.2 要素分類與編碼
國土調查數據庫要素分類大類采用面分類法,小類以下采用線分類法。根據分類編碼通用原則,將國土調查數據庫要素依次按大類、小類、一級類、二級類、三級類和四級類劃分,要素代碼采用十位數字層次碼組成,其結構如下:
XX
|
XX
|
XX
|
XX
|
X
|
X
|
|
|
|
|
|
|
|
|
|
|
|
|
大
類
碼
|
小
類
碼
|
一
級
類
要
素
碼
|
二
級
類
要
素
碼
|
三
級
類
要
素
碼
|
四
級
類
要
素
碼
|
其中:
a) 大類碼為專業代碼,設定為二位數字碼,其中:基礎地理專業碼為10,土地專業碼為20,其他專業碼為30;小類碼為業務代碼,設定為二位數字碼,空位以0補齊。土地利用的業務代碼為01,土地利用遙感監測的業務代碼為02,土地利用規劃的業務代碼為03,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業務代碼為04,永久基本農田的業務代碼為05,土地權屬的業務代碼為06;一至四級類碼為要素分類代碼,其中:一級類碼為二位數字碼、二級類碼為二位數字碼、三級類碼為一位數字碼、四級類碼為一位數字碼,空位以0補齊。
b) 基礎地理要素的一級類碼、二級類碼、三級類碼和四級類碼引用GB/T 13923中的基礎地理要素代碼結構與代碼。
c) 各要素類中如含有“其他”類,則該類代碼直接設為“9”或“99”。
國土調查數據庫各類要素的代碼與名稱描述見表1。
表1 要素代碼與名稱描述表
要素代碼 層代碼 要素名稱 說明
1000000000 1000 基礎地理要素
1000100000 1100 定位基礎
1000110000 1110 測量控制點
1000110408 1120 數字正射影像圖糾正控制點 GB/T 13923的擴展
1000119000 1130 測量控制點注記
1000600000 1200 境界與政區
1000600100 1210 行政區 GB/T 13923的擴展
1000600200 1220 行政區界線 GB/T 13923的擴展
1000609000 1230 行政區注記 GB/T 13923的擴展
1000600400 1240 村級調查區
1000600500 1250 村級調查區界線
1000608000 1260 村級調查區注記
1000700000 1300 地貌
1000710000 1310 等高線
1000720000 1320 高程注記點
1000780000 1330 坡度圖 GB/T 13923的擴展
表1 (續)
要素代碼 層代碼 要素名稱 說明
1000800000 1400 遙感影像 GB/T 13923的擴展
1000810000 1410 數字航空正射影像圖 GB/T 13923的擴展
1000820000 1420 數字航天正射影像圖 GB/T 13923的擴展
1000900000 1500 數字高程模型 GB/T 13923的擴展
2000000000 2000 土地要素
2001000000 2100 土地利用要素
2001010100 2110 地類圖斑
2001010200 2120 地類圖斑注記
2005000000 2500 永久基本農田要素
2005010300 2510 永久基本農田圖斑
2005010900 2520 永久基本農田注記
2099000000 2900 其他土地要素
2099010000 2910 臨時用地要素
2099010100 2911 臨時用地
2099010200 2912 臨時用地注記
2099020000 2920 批準未建設土地要素
2099020100 2921 批準未建設土地
2099020200 2922 批準未建設土地注記
2099030000 2930 城鎮村等用地要素
2099030100 2931 城鎮村等用地
2099030200 2932 城鎮村等用地注記
2099040000 2940 耕地等級要素
2099040100 2941 耕地等別
2099040200 2942 耕地等別注記
2099050000 2950 重要項目用地要素
2099050100 2951 重要項目用地
2099050200 2952 重要項目用地注記
2099060000 2960 開發園區要素
2099060100 2961 開發園區
2099060200 2962 開發園區注記
2099070000 2970 光伏板區要素
2099070100 2971 光伏板區
2099070200 2972 光伏板區注記
表1 (續)
要素代碼 層代碼 要素名稱 說明
2099080000 2980 推土區要素
2099080100 2981 推土區
2099080200 2982 推土區注記
2099090000 2990 拆除未盡區要素
2099090100 2991 拆除未盡區
2099090200 2992 拆除未盡區注記
2099100000 29A0 路面范圍要素
2099100100 29A1 路面范圍
2099100200 29A2 路面范圍注記
2099110000 29B0 無居民海島要素
2099110100 29B1 無居民海島
2099110200 29B2 無居民海島注記
3000000000 3000 獨立要素 其他相關部門產生的數據要素
3001000000 3100 自然保護區要素
3001010000 3110 國家公園要素
3001010100 3111 國家公園
3001010200 3112 國家公園注記
3001020000 3120 自然保護區要素
3001020100 3121 自然保護區
3001020200 3122 自然保護區注記
3001030000 3130 森林公園要素
3001030100 3131 森林公園
3001030200 3132 森林公園注記
3001040000 3140 風景名勝區要素
3001040100 3141 風景名勝區
3001040200 3142 風景名勝區注記
3001050000 3150 地質公園要素
3001050100 3151 地質公園
3001050200 3152 地質公園注記
3001060000 3160 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要素
3001060100 3161 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
3001060200 3162 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注記
3001070000 3170 濕地公園要素
3001070100 3171 濕地公園
3001070200 3172 濕地公園注記
表1 (續)
要素代碼 層代碼 要素名稱 說明
3001080000 3180 飲用水水源地要素
3001080100 3181 飲用水水源地
3001080200 3182 飲用水水源地注記
3001090000 3190 水產種植資源保護區要素
3001090100 3191 水產種植資源保護區
3001090200 3192 水產種植資源保護區注記
3001990000 3099 其他類型禁止開發區要素
3001990100 3097 其他類型禁止開發區
3001990200 3098 其他類型禁止開發區注記
3002000000 3200 城市開發邊界要素
3002010000 3210 城市開發邊界
3002020000 3211 城市開發邊界注記
3003000000 3300 生態保護紅線要素
3003010000 3310 生態保護紅線
3003020000 3311 生態保護紅線注記
注1:本表的基礎地理信息要素第5位至第10位代碼參考GB/T 13923。
注2:行政區、行政區界線與行政區注記要素參考GB/T 13923的結構進行擴充,各級行政區的信息使用行政區與行政區界線屬性表描述。
4.3標識碼編制規則
按照每個要素的標識碼應具有唯一代碼的基本要求,依據GB/T 7027規定的信息分類原則和方法,要素標識碼采用三層18位層次碼結構,由縣級行政區劃代碼、要素層代碼、要素標識碼順序號構成。具體如下:
a)第一層為縣級行政區劃代碼,采用GB/T 2260中規定的數字代碼6位數字碼。
b)第二層為層代碼,采用本標準表1規定的4位字符碼;
c)第三層為要素標識碼順序號,采用8位數字碼,碼值:00000001~99999999;
要素標識碼代碼結構如下圖所示:
XXXXXX XXXX XXXXXXXX
順序號
層代碼
縣級行政區劃代碼
圖1 要素標識碼代碼結構圖
5 數據庫結構定義
5.1空間要素分層
空間要素采用分層的方法進行組織管理,層名稱及各層要素見表2。
表2 層名稱及各層要素
序號 層名 層要素 幾何特征 屬性表名 約束條件 說明
1 定位基礎 測量控制點 Point CLKZD O
數字正射影像圖糾正控制點 Point JZKZD C
測量控制點注記 Annotation ZJ O
2 境界與政區 行政區 Polygon XZQ M
行政區界線 Line XZQJX M
行政區注記 Annotation ZJ O
村級調查區 Polygon CJDCQ M
村級調查區界線 Line CJDCQJX M
村級調查區注記 Annotation ZJ O
3 地貌 等高線 Line DGX O
高程注記點 Point GCZJD O
坡度圖 Polygon PDT M
4 柵格數據 數字正射影像 Image SZZSYX O
數字高程模型 Image /Tin SZGCMX O
5 土地利用 地類圖斑 Polygon DLTB M
地類圖斑注記 Annotation ZJ O
6 永久基本農田 永久基本農田圖斑 Polygon YJJBNTTB O 屬性結構引用原國土資源部《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標準》中的基本農田圖斑屬性結構
永久基本農田注記 Annotation ZJ O
7 其他土地要素 臨時用地 Polygon LSYD C
臨時用地注記 Annotation ZJ O
批準未建設土地 Polygon PZWJSTD C
批準未建設土地注記 Annotation ZJ O
城鎮村等用地 Polygon CZCDYD M
城鎮村等用地注記 Annotation ZJ O
耕地等別 Polygon GDDB M
耕地等別注記 Annotation ZJ O
重要項目用地 Polygon ZYXMYD O
重要項目用地注記 Annotation ZJ O
開發園區 Polygon KFYQ O
開發園區注記 Annotation ZJ O
光伏板區 Polygon GFBQ C
光伏板區注記 Annotation ZJ O
推土區 Polygon TTQ C
推土區注記 Annotation ZJ O
拆除未盡區 Polygon CCWJQ C
拆除未盡區注記 Annotation ZJ O
路面范圍 Polygon LMFW M
路面范圍注記 Annotation ZJ O
無居民海島 Polygon WJMHD C
無居民海島注記 Annotation ZJ O
表2 (續)
序號 層名 層要素 幾何特征 屬性表名 約束條件 說明
9 獨立要素 國家公園 Polygon GJGY C
國家公園注記 Annotation ZJ O
自然保護區 Polygon ZRBHQ C
自然保護區注記 Annotation ZJ O
森林公園 Polygon SLGY C
森林公園注記 Annotation ZJ O
風景名勝區 Polygon FJMSQ C
風景名勝區注記 Annotation ZJ O
地質公園 Polygon DZGY C
地質公園注記 Annotation ZJ O
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 Polygon ZRYCBHQ C
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注記 Annotation ZJ O
濕地公園 Polygon SDGY C
濕地公園注記 Annotation ZJ O
飲用水水源地 Polygon YYSSYD C
飲用水水源地注記 Annotation ZJ O
水產種植資源保護區 Polygon SCZZBHQ C
水產種植資源保護區注記 Annotation ZJ O
其他類型禁止開發區 Polygon QTJZKFQ C
其他類型禁止開發區注記 Annotation ZJ O
城市開發邊界 Polygon CSKFBJ C
城市開發邊界注記 Annotation ZJ O
生態保護紅線 Polygon STBHHX C
生態保護紅線注記 Annotation ZJ O
注1:約束條件取值:M(必選)、O(可選)、C(條件可選);以下同。
注2:本標準所標識的條件可選(C),表示數據內容存在則必選;特殊說明的除外。
5.2空間要素屬性結構
5.2.1測量控制點屬性結構
表3 測量控制點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CLKZD)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控制點名稱 KZDMC Char 50 C
4 控制點點號 KZDDH Char 10 C
5 控制點類型 KZDLX Char 10 見表30 M
6 控制點等級 KZDDJ Char 30 見表30 M
7 標石類型 BSLX Char 2 見表31 M
8 標志類型 BZLX Char 2 見表32 M
9 控制點狀態 KZDZT Char 100 本表注1 O
10 點之記 DZJ Varbin O 本表注2
11 X坐標 XZB Float 12 3 ≥0 M
12 Y坐標 YZB Float 12 3 ≥0 M
13 Z坐標 ZZB Float 8 3 (-160,8850) M
14 備注 BZ VarChar O
注1:控制點狀態是指現有控制點的保存現狀,可以用保有完好、部分損壞、完全損壞等語言概要描述。
注2:本字段存儲點之記影像文件所在的物理路徑及文件名。在數據交換時需要將本字段指向的文件復制到存儲交換數據文件的物理路徑,同時將本字段的物理路徑值轉換為存儲交換數據文件的物理路徑值。本標準中所有Varbin類型字段均同此含義。
5.2.2數字正射影像圖糾正控制點屬性結構
表4 數字正射影像圖糾正控制點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JZKZD)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
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控制點名稱 KZDMC Char 50 C
4 控制點點號 KZDDH Char 10 C
5 控制點類型 KZDLX Char 10 見表30 M
6 控制點等級 KZDDJ Char 30 見表30 M
7 點之記 DZJ Varbin O 影像文件
8 點位DOM影像 DWYX Varbin O 影像文件
9 點位實地照片 DWZP Varbin O 影像文件
10 X坐標 XZB Float 12 3 ≥0 M
11 Y坐標 YZB Float 12 3 ≥0 M
12 Z坐標 ZZB Float 8 3 (-160,8850) M
13 備注 BZ VarChar O
5.2.3行政區屬性結構
表5 行政區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XZQ)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
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行政區代碼 XZQDM Char 9 見GB/T2260 M 本表注1
4 行政區名稱 XZQMC Char 100 見GB/T2260 M
5 調查面積 DCMJ Float 15 2 >0 M 單位:m2
本表注2
6 計算面積 JSMJ Float 15 2 >0 C 單位:m2
本表注3
7 描述說明 MSSM Char 2 M 本表注4
8 海島名稱 HDMC Char 100 C
9 備注 BZ VarChar O
注1:行政區代碼在現有行政區劃代碼的基礎上詳細到鄉(鎮、街道),即:縣及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代碼+鄉(鎮、街道)代碼,縣及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代碼采用GB/T 2260中的6位數字碼,鄉(鎮、街道)代碼為3位數字碼。以下行政區代碼同。
注2:行政區代碼相同的行政區要素填寫其所屬行政區的調查面積;行政區范圍未發生變化,該行政區調查面積保持不變;縣級行政區劃內,所有鄉級行政區調查面積之和應等于該縣級行政區調查面積。
注3:指行政區界線坐標計算的橢球面積。本標準中所有面積字段如無特別說明,均指橢球面積。
注4:海島區域填寫代碼01,非海島區域填寫00。
5.2.4行政區界線屬性結構
表6 行政區界線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XZQJX)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界線類型 JXLX Char 6 見表33 M
4 界線性質 JXXZ Char 6 見表34 M
5 界線說明 JXSM Char 100 O
6 備注 BZ VarChar O
5.2.5村級調查區屬性結構
表7 村級調查區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CJDCQ)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
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坐落單位代碼 ZLDWDM Char 19 見本表注1 M
4 坐落單位名稱 ZLDWMC Char 60 見本表注1 M
5 調查面積 DCMJ Float 15 2 >0 M 單位:m2
本表注2
表7(續)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
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6 計算面積 JSMJ Float 15 2 >0 C 單位:m2
7 描述說明 MSSM Char 2 M
8 海島名稱 HDMC Char 100 C 見本表注3
9 備注 BZ VarChar O
注1:①坐落單位代碼填寫至村級調查區,代碼填寫為行政村(社居委)代碼+“0000000”,坐落單位名稱填寫村級調查區名稱;
②鄉(鎮、街道)界線內,村級調查區未覆蓋的區域,代碼填寫為鄉(鎮、街道)行政區代碼+“9990000000”,坐落單位名稱填寫鄉(鎮、街道)行政區名稱+“直屬”;
注2:坐落單位代碼相同的多個村級調查區要素填寫該村級調查區的總調查面積;村級調查區范圍未發生變化,該村級調查區調查面積保持不變;鄉級行政區劃內,不同坐落單位代碼對應的村級調查區調查面積之和應等于該鄉級行政區調查面積。
注3:對于擁有多個村級調查區的海島,海島名稱通過海島名稱+2位順序號區分。
5.2.6村級調查區界線屬性結構
表8 村級調查區界線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CJDCQJX)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界線類型 JXLX Char 6 見表33 M
4 界線性質 JXXZ Char 6 見表34 M
5 界線說明 JXSM Char 100 O
6 備注 BZ VarChar O
5.2.7等高線屬性結構
表9 等高線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DGX)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
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等高線類型 DGXLX Char 6 見表35 M
4 標示高程 BSGC Int 4 (-160,8850) M 單位:m
5 備注 BZ VarChar O
5.2.8高程注記點屬性結構
表10 高程注記點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GCZJD)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
代碼 字段
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標示高程 BSGC Float 7 2 (-160,8850) M 單位:m
4 備注 BZ VarChar O
5.2.9坡度圖屬性結構
表11 坡度圖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PDT)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
代碼 字段
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坡度級別 PDJB Char 2 見表36 M
4 備注 BZ VarChar O
5.2.10地類圖斑屬性結構
表12 地類圖斑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DLTB)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
類型 字段
長度 小數
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圖斑預編號 TBYBH Char 18 O
4 圖斑編號 TBBH Char 8 本表注1 M
5 地類編碼 DLBM Char 5 本表注2 M
6 地類名稱 DLMC Char 60 本表注2 M
7 權屬性質 QSXZ Char 2 見表37 M
8 權屬單位代碼 QSDWDM Char 19 本表注3 M
9 權屬單位名稱 QSDWMC Char 60 本表注3 M
10 坐落單位代碼 ZLDWDM Char 19 本表注4 M
11 坐落單位名稱 ZLDWMC Char 60 M
12 圖斑面積 TBMJ Float 15 2 >0,本表注5 M 單位:m2
13 扣除地類編碼 KCDLBM Char 5 本表注2 C
14 扣除地類系數 KCXS Float 6 4 [0,1) C
15 扣除地類面積 KCMJ Float 15 2 ≥0,本表注6 C 單位:m2
16 圖斑地類面積 TBDLMJ Float 15 2 >0,本表注7 M 單位:m2
17 耕地類型 GDLX Char 2 本表注8 C
18 耕地坡度級別 GDPDJB Char 2 見表36 C
表12(續)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
類型 字段
長度 小數
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9 線狀地物寬度 XZDWKD Float 5 1 >0,本表注9 C
20 圖斑細化代碼 TBXHDM Char 6 見表38 C
21 圖斑細化名稱 TBXHMC Char 20 見表38 C
22 種植屬性代碼 ZZSXDM Char 6 見表39, C
23 種植屬性名稱 ZZSXMC Char 20 見表39 C
24 耕地等別 GDDB Int 2 >0 C 本表注10
25 飛入地標識 FRDBS Char 1 本表注11 C
26 城鎮村屬性碼 CZCSXM Char 4 C 本表注12
27 數據年份 SJNF Int 4 M 本表注13
28 描述說明 MSSM Char 2 M
29 海島名稱 HDMC Char 100 C 本表注14
30 備注 BZ VarChar O
注1:圖斑以村級調查區為單位統一順序編號。變更圖斑號在本村級調查區最大圖斑號后續編。
注2:地類編碼和名稱按《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技術規程》附錄A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分類執行,填寫最末級分類。
注3:權屬單位代碼和名稱為該地類圖斑實際權屬單位的代碼和名稱。城鎮村細化調查中,多宗地合并為一個地類圖斑,可以填寫一種主要的權屬單位名稱與代碼,也可將多宗地的上一級權屬單位名稱與代碼錄入相應字段,各地可制定相應的規則,但應符合字段類型和長度要求。
注4:坐落單位代碼指該地類圖斑實際坐落單位的代碼。
注5:圖斑面積指用經過核定的地類圖斑多邊形邊界內部所有地類的面積(如地類圖斑含島、孔,則扣除島、孔的面積)。
注6:扣除地類面積=圖斑面積*扣除地類系數。
注7:圖斑地類面積 = 圖斑面積 - 扣除地類面積。
注8:當圖斑為坡地耕地時,耕地類型填寫“PD”;圖斑為梯田耕地時,耕地類型填寫“TT”。
注9:線狀地物是指河流、鐵路、公路、管道用地、農村道路、林帶和溝渠等線狀地物。線狀地物圖斑寬度填寫線狀地物平均寬度。
注10:根據GB/T 28407開展耕地分等調查評價,填寫利用等。
注11:圖斑是飛入地填寫“1”,不是飛入地填寫“0”。當該地類圖斑為飛入地時, 實際坐落單位的代碼與權屬單位代碼不同。
注12:對城市、建制鎮和村莊范圍內的地類圖斑,相應標注城市(201或201A)、建制鎮(202或202A)或村莊用地(203或203A)屬性;城鎮村外部的鹽田及采礦用地和特殊用地按實地利用現狀調查,并標注“204”或“205”屬性。
注13:數據生產的年份。
注14:海島名稱填寫圖斑所在海島的名稱。
5.2.11數字正射影像屬性結構
表13 數字正射影像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SZZSYX)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圖幅編號 TFBH Char 50 C
4 圖幅名稱 TFMC Char 100 C
5 影像來源 YXLY Char 100 本表注1 C
6 影像分辨率 YXFBL Char 4 本表注2 M
7 成圖比例尺 CTBLC Char 7 本表注3 O
8 坐標系統類型 ZBXTLX Char 20 本表注4 M
9 大地平面坐標投影 DDPMZBTY Char 20 本表注5 M
10 中央子午線經度 ZYZWXJD Float 8 4 本表注6 M
11 左下角X坐標 ZXJXZB Float 12 3 M
12 左下角Y坐標 ZXJYZB Float 12 3 M
13 右上角X坐標 YSJXZB Float 12 3 M
14 右上角Y坐標 YSJYZB Float 12 3 M
15 拍攝時間 PSSJ Date 8 C
16 正射影像圖 ZSYXT VarBin M
17 備注 BZ VarChar O
注1:填寫“航空(相機名稱‘可選擇填寫’)”或“衛星(衛星名稱‘可選擇填寫’)”,如:航空(DMC)、衛星(SPOT)等;
注2:填寫正射影像圖的分辨率(原始影像分辨率‘可選擇填寫’),如:0.2M(0.1M);
注3:填寫正射影像圖的比例尺分母,如:2000、5000等;
注4: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或WGS84大地坐標系等;
注5:應填寫“3度帶高斯克呂格投影”或“6度帶高斯克呂格投影”;
注6:度分秒的小數表達方式。如117度0分0秒,應填寫117.0000; 117度18分25秒,應填寫:117.1825。
5.2.12
數字高程模型屬性結構
表14 數字高程模型屬性結構描述表(屬性表名:SZGCMX)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圖幅編號 TFBH Char 50 C
4 圖幅名稱 TFMC Char 100 C
5 格網尺寸 GWCC Float 5 1 M
6 成圖比例尺 CTBLC Char 7 見表13注3 O
7 坐標系統類型 ZBXTLX Char 20 見表13注4 M
8 大地平面坐標投影 DDPMZBTY Char 20 見表13注5 M
9 中央子午線經度 ZYZWXJD Float 8 4 見表13注6 M
10 左下角X坐標 ZXJXZB Float 12 3 M
11 左下角Y坐標 ZXJYZB Float 12 3 M
12 右上角X坐標 YSJXZB Float 12 3 M
13 右上角Y坐標 YSJYZB Float 12 3 M
14 制作時間 ZZSJ Date 8 C
15 數字高程模型 SZGCMX VarBin M
16 備注 BZ VarChar O
5.2.13開發園區屬性結構
表15 開發園區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KFYQ)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
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
長度 小數
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開發園區名稱 KFYQMC Char 100 M 批準名稱
4 開發園區類型 KFYQLX Char 3 見表40 M
5 開發園區性質 KFYQXZ Char 10 見本表注2 M
6 開發園區特征 KFYQTZ Char 10 見本表注3 M
7 開發園區面積 KFYQMJ Float 15 2 >0,本表注1 M 單位:m2
8 備注 BZ VarChar O
注1:國家或省批準的開發園區面積。
注2:填寫主區或發展方向區。
注3:填寫工業主導型或產城融合型。
5.2.14臨時用地屬性結構
表16 臨時用地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LSYD)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關聯圖斑標識碼 GLTBBSM VarChar 本表注1 M
4 批準文件名稱 PZWJMC Char 100 C
5 批準文號 PZWH Char 100 C
6 圖斑面積 TBMJ Float 15 2 >0 M 單位:公頃
7 批準面積 PZMJ Float 15 2 >0 M 單位:公頃
8 用途分類 YTFL Char 1 見表41 C 根據臨時用地的實際用途分類填寫代碼
9 具體項目用途 JTXMYT Char 2 見表42 C 根據臨時用地具體項目用途填寫字母代碼
10 批準日期 PZRQ Date 8 M YYYYMMDD
11 備注 BZ VarChar O
注1:臨時用地圖斑關聯的地類圖斑層中的所有地類圖斑標識碼,臨時用地圖斑關聯多個地類圖斑時,各地類圖斑標識碼之間用全角逗號(“,”)分隔。
5.2.15批準未建設土地屬性結構
表17 批準未建設土地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PZWJSTD)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
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圖斑編號 TBBH Char 8 M
4 縣級行政區劃代碼 XJXZQHDM Char 6 M
5 縣級行政區劃名稱 XJXZQHMC Char 100 M
6 項目編號 XMBH Char 255 C
7 項目名稱 XMMC Char 255 C 本表注1
8 批準文號 PZWH Char 70 C 本表注2
9 批準日期 PZRQ Date 8 C 本表注3
10 業務類型 YWLX Char 10 見表43 M
11 批準用途 PZYT Char 5 M 本表注4
12 批準面積 PZMJ Float 15 2 >0 C 單位:m2
13 圖斑面積 TBMJ Float 15 2 >0 M 圖斑橢球計算面積,單位:m2
14 新增建設用地面積 XZJSYDMJ Float 15 2 >0 C 單位:m2
15 占用耕地面積 ZYGDMJ Float 15 2 C 單位:m2
16 備注 BZ VarChar O
注1:批準的農轉用項目名稱。
注2:批準的農轉用項目批準文號。
注3:批準的農轉用項目批準時間。
注4:按《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技術規程》附錄A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分類執行,填寫最末級分類。
5.2.16城鎮村等用地屬性結構
表18 城鎮村等用地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CZCDYD)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
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城鎮村等用地類型 CZCLX Char 4 本表注1 M
4 城鎮村代碼 CZCDM Char 19 本表注2 M
5 城鎮村名稱 CZCMC Char 100 本表注3 M
6 城鎮村面積 CZCMJ Float 15 2 >0 M 單位:m2
7 備注 BZ VarChar O
注1:城市用地填寫:201或201A,建制鎮用地填寫:202或202A,村莊用地填寫:203或203A,鹽田及采礦用地填寫:204,特殊用地填寫:205。
注2:城市用地填寫所在地“縣級行政區劃代碼(6位數字碼)+‘0000000000000’”,建制鎮填寫所在地“縣級行政區劃代碼(6位數字碼)+鄉鎮級代碼(3位數字碼)+‘0000000000’”,村莊用地、鹽田及采礦用地或特殊用地填寫圖斑所在坐落單位代碼。
注3:填寫城市、建制鎮、村莊、鹽田及采礦區或特殊用地的名稱。
5.2.17耕地等別屬性結構
表19 耕地等別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GDDB)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
代碼 字段
類型 字段
長度 小數
位數 值域 約束
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單元編號 DYBH Char 19 M
4 地類編碼 DLBM Char 5 M
5 地類名稱 DLMC Char 60 M
6 扣除地類編碼 KCDLBM Char 5 C
7 扣除地類面積 KCDLMJ Float 15 2 ≥0 O 單位:m2
8 圖斑地類面積 TBDLMJ Float 15 2 >0 M 單位:m2
9 自然等指數 ZRDZS Int 5 >0 M
10 自然等 ZRD Int 2 [1..15] M
11 利用等指數 LYDZS Int 5 >0 M
12 利用等 LYD Int 2 [1..15] M
13 經濟等指數 JJDZS Int 5 >0 M
14 經濟等 JJD Int 2 [1..15] M
15 備注 BZ VarChar O
5.2.18重要項目用地屬性結構
表20 重要項目用地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ZYXMYD)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
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項目名稱 XMMC Char 100 C
4 項目類型 XMLX Char 10 本表注1 M
5 項目規模 XMGM Char 100 O
6 占地面積 ZDMJ Float 15 2 >0 M 單位:m2
7 批準用地時間 PZYDSJ Date 8 C
8 備注 BZ VarChar O
注1:填寫“風能項目”、“光伏項目”、“高爾夫項目”等。
5.2.19光伏板區屬性結構
表21 光伏板區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GFBQ)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
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項目名稱 XMMC Char 100 C
4 項目規模 XMGM Char 100 O
5 區域面積 QYMJ Float 15 2 >0 M 單位:m2
6 批準用地時間 PZYDSJ Date 8 C
7 備注 BZ VarChar O
5.2.20推土區屬性結構
表22 推土區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TTQ)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
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推土區面積 TTQMJ Float 15 2 >0 M 單位:m2
4 備注 BZ VarChar O
5.2.21拆除未盡區屬性結構
表23 拆除未盡區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CCWJQ)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
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占地面積 ZDMJ Float 15 2 >0 M 單位:m2
4 備注 BZ VarChar O
5.2.22路面范圍屬性結構
表24 路面范圍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LMFW)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
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坐落單位代碼 ZLDWDM Char 19 M
4 寬度 KD Float 5 1 M 單位:m
5 面積 MJ Float 15 2 M 單位:m2
6 地類編碼 DLBM Char 5 本表注1 M
7 名稱 MC VarChar O
8 備注 BZ VarChar O
注1:地類編碼按《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技術規程》附錄A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分類執行,填寫最末級分類。
5.2.23無居民海島屬性結構
表25 無居民海島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WJMHD)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
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利用現狀分類編碼 LYXZFLBM Char 4 本表注1 M
4 利用現狀分類名稱 LYXZFLMC Char 60 本表注1 M
5 坐落單位代碼 ZLDWDM Char 19 M
6 坐落單位名稱 ZLDWMC Char 60 M
7 面積 MJ Float 15 2 >0 M 單位:m2
8 備注 BZ VarChar O
注1:無居民海島利用現狀分類編碼和名稱按照表45 無居民海島利用現狀分類代碼表填寫。
5.2.24自然保護區要素屬性結構
表26 自然保護區要素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GJGY、ZRBHQ、SLGY、FJMSQ、DZGY、ZRYCBHQ、SDGY、YYSSYD、SCZZBHQ、QTJZKFQ)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保護區名稱 BHQMC Char 100 M
4 保護區地理位置 BHQDLWZ VarChar M
5 保護區級別 BHQJB Char 6 M 填寫“*********”、“省級”、“市級”或“縣級”
6 批準機關 PZJG Char 100 M
7 批準時間 PZSJ Date 8 M
8 保護區面積 BHQMJ Float 15 2 >0 M 單位:m2
9 備注 BZ VarChar O
5.2.25城市開發邊界屬性結構
表27 城市開發邊界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CSKFBJ)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
長度 小數
位數 值域 約束
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城市名稱 CSMC Char 100 M
4 縣級行政區劃代碼 XJXZQHDM Char 6 M
5 城市開發面積 CSKFMJ Float 15 2 >0 M 單位:m2
6 設立時間 SLSJ Date 8 M
7 備注 BZ VarChar O
5.2.26生態保護紅線屬性結構
表28 生態保護紅線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STBHHX)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縣級行政區劃代碼 XJXZQHDM Char 6 M
4 類型代碼 LXDM Char 2 見表44 M
5 數量代碼 SLDM Char 4 本表注1 M
6 名稱 MC Char 200 M
7 人口數量 RKSL Int 8 0 本表注2 O 單位:人
表28(續)
8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保護目標 STGNYBHMB VarChar 本表注3 O
9 地理位置 DLWZ VarChar 本表注4 M
10 區域面積 QYMJ Float 15 4 M 單位: km2
11 生態系統與植被類型 STXTYZBLX Char 100 O
12 主要人為活動類型 RWHDLX Char 10 本表注5 O
13 生態環境問題 STHJWT VarChar O
14 管控措施 GKCS VarChar O
15 設立時間 SLSJ Date 8 M
16 備注 BZ VarChar O
注1:數量代碼表示某一類型生態保護紅線的地塊序號,從0001開始順序編號。
注2:人口數量指紅線區塊內的常住人口數。
注3: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保護目標包括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維護、重要生態系統或保護物種等。
注4:地理位置應注明紅線邊界各拐點經緯度坐標,清晰描述所處的具體位置。
注5:主要人為活動類型包括種養殖、放牧、旅游等。
5.2.27注記屬性結構
表29 注記屬性結構描述表 (屬性表名:ZJ)
序號 字段名稱 字段代碼 字段類型 字段
長度 小數位數 值域 約束條件 備注
1 標識碼 BSM Char 18 M
2 要素代碼 YSDM Char 10 見表1 M
3 注記內容 ZJNR Char 60 M
4 字體 ZT Char 4 M
5 顏色 YS Char 12 M
6 磅數 BS Int 4 >0 O 單位:磅
7 形狀 XZ Char 1 O
8 下劃線 XHX Char 1 O
9 寬度 KD Float 15 1 >0 O
10 高度 GD Float 15 1 >0 O
11 間隔 JG Float 6 2 >0 O
12 注記點左下角X坐標 ZJDZXJXZB Float 12 3 >0 M
13 注記點左下角Y坐標 ZJDZXJYZB Float 12 3 >0 M
14 注記方向 ZJFX Float 10 6 [0,2П) M 單位:弧度
15 備注 BZ VarChar O
5.3屬性值代碼
5.3.1控制點類型及等級代碼
表30 控制點類型及等級代碼表
代碼 測量控制點類型 控制點等級
110000 測量控制點
110100 平面控制點
110101 大地原點 大地原點
110102 三角點 一等,二等,三等,四等,5秒,10秒
110103 圖根點 一級,二級,三級
110104 導線點 一級,二級
110200 高程控制點
110201 水準原點 水準原點
110202 水準點 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圖根水準
110300 衛星定位控制點
110302 衛星定位等級點 A,B,C,D,E
注1:控制點等級描述了各類控制點的等級值域;
注2:導線點指點位精度為5秒、10秒的一級導線和二級導線;
注3:圖根導線使用圖根點描述。
5.3.2標石類型代碼
表31 標石類型代碼表
代 碼 標石類型
1 基巖標石
2 混凝土標石
3 普通標石
9 其他
5.3.3標志類型代碼
表32 標志類型代碼表
代 碼 標志類型
1 銅標志
2 鋼標志
3 刻十字標志
9 其他
5.3.4界線類型代碼
表33 界線類型代碼表
代碼 界線類型
250202 零米等深線
250203 沿海灘涂線
620200 國界
630200 省、自治區、直轄市界
640200 地區、自治州、地級市界
650200 縣、區、旗、縣級市界
660200 鄉、鎮、街道界
670402 開發區、保稅區界
670500 村、社區界
670600 省、自治區、直轄市間海域行政界
670700 縣際間海域行政界
670800 城鎮以外的獨立國有土地使用權界
5.3.5界線性質代碼
表34 界線性質代碼表
代 碼 界線性質
600001 已定界
600002 未定界
600003 爭議界
600004 工作界
600009 其他
注:本表根據《基礎地理信息分類代碼》的擴充原則進行擴展。
5.3.6等高線類型代碼
表35 等高線類型代碼表
代 碼 等高線類型
710101 首曲線
710102 計曲線
710103 間曲線
5.3.7坡度級別代碼
表36 坡度級別代碼表
代 碼 坡度級別
1 ≤2°
2 (2°~6°]
3 (6°~15°]
4 (15°~25°]
5 >25°
5.3.8權屬性質代碼
表37 權屬性質代碼表
代 碼 權屬性質
10 國有土地所有權
20 國有土地使用權
30 集體土地所有權
31 村民小組
32 村集體經濟組織
33 鄉集體經濟組織
34 其它農民集體經濟組織
40 集體土地使用權
5.3.9圖斑細化類型代碼
表38 圖斑細化類型代碼表
代碼 圖斑細化類型
HDGD 河道耕地
HQGD 湖區耕地
LQGD 林區耕地
MQGD 牧區耕地
SHGD 沙荒耕地
SMGD 石漠化耕地
LQYD 林區種植園用地
GCCD 灌叢草地
HDGY 火電工業用地
GTGY 鋼鐵工業用地
MTGY 煤炭工業用地
SNGY 水泥工業用地
BLGY 玻璃工業用地
DLGY 電解鋁工業用地
FQ 廢棄
5.3.10種植屬性代碼
表39 種植屬性代碼表
代碼 實際種植情況
LS 種植糧食作物
FLS 種植非糧食作物
LYFL 糧與非糧輪作
WG 未耕種
XG 休耕
LLJZ 林糧間作
JKHF 即可恢復
GCHF 工程恢復
5.3.11開發園區類型代碼
表40 開發園區類型代碼表
代碼 開發園區類型
100 *********
110 經濟技術開發區
120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30 保稅區
140 出口加工區
150 邊境經濟合作區
160 其他類型的開發區
161 保稅物流園區
162 保稅港區
163 綜合保稅區
164 自由貿易示范區
200 省級
210 經濟開發區
220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230 特色工業園區
300 省級以下
5.3.12臨時用地用途分類代碼
表41 臨時用地用途分類代碼表
代碼 用途分類
G 建設項目施工需要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
D 地質勘查所需使用的土地需要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
Q 搶險救災等急需使用土地,屬于臨時用地的
C 采礦用地方式改革試點的臨時用地
5.3.13臨時用地具體項目用途分類代碼
表42 臨時用地具體項目用途分類代碼表
代碼 具體項目用途
JT 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碼頭等工程施工臨時使用土地
SL 水庫、河渠等水利工程施工臨時使用土地
NY 火電、核電、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項目施工臨時使用土地
GX 管線工程項目施工臨時使用土地
CK 礦產開采工程項目施工臨時使用土地
5.3.14批準農轉用項目業務類型代碼
表43 批準農轉用項目業務類型代碼表
代碼 批準業務類型
GWYDDXZ 國務院批準單獨選址項目
GWYFPC 國務院批準城市分批次項目
SZFSSFA 省政府批準城市用地實施方案項目
SZFDDXZ 省政府批準單獨選址項目
SZFFPC 省政府批準城市分批次項目
ZJGGJX 增減掛鉤試點項目建新區
GKFQD 工礦廢棄地復墾試點項目場地平整區
DQHP 低丘緩坡等未利用地開發試點項目建新區
5.3.15生態保護紅線類型代碼
表44 生態保護紅線類型代碼表
代碼 名稱
10 生態功能
11 水源涵養
12 生物多樣性維護
13 水土保持
14 防風固沙
15 其他生態功能
20 生態環境敏感性
21 水土流失
22 土地沙化
23 石漠化
24 鹽漬化
25 其他敏感性
5.3.16無居民海島利用現狀分類代碼
表45 無居民海島利用現狀分類代碼表
代碼 名稱
i100 開發利用區
i101 旅游娛樂用島
i102 交通運輸用島
i103 工業倉儲用島
i104 漁業用島
i105 農林牧業用島
i106 可再生能源用島
i107 城鄉建設用島
i108 公共服務用島
i109 國防用島
i110 其他用島
i200 未開發利用區
i201 植被覆蓋區
i202 濱海濕地區
i203 其他區域
6 數據交換文件命名規則
6.1標準圖幅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文件命名規則
以標準圖幅為基礎的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文件命名規則如下:
XX XX X XXXX X XX XXX XXX XXX . XXX
| | | | | | | | | |
專
業
代
碼
業
務
代
碼 比
例
尺
代
碼 年
代
時
間 1:100
萬
圖
幅
行
號 1:100
萬
圖
幅
列
號 圖
幅
行
號 圖
幅
列
號 特
征
碼 擴
展
文
件
名
命名規則說明:
a) 主文件名采用二十一位字母數字型代碼,行列號位數不足者前面補零,擴展文件名因文件格式不同而不同:矢量數據為VCT,數字正射影像圖為IMG,數字柵格地圖為RAS,數字高程模型為DEM,元數據為XML,附加信息文件和頭文件為TXT;
b) 比例尺代碼見表46。
表46 比例尺代碼表
比例尺 1:2000 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 1:250000 1:500000
代 碼 I H G F E D C B
c) 行列編號計算公式(引用《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GB/T 13989))
1) 1:1 000 000圖幅行、列號的計算:
a = [φ/4°]+1…………………………………………………(1)
b = [λ/6°]+31………………………………………………(2)
式中:
a ——1:1 000 000地形圖圖幅所在緯度帶數字碼所對應的數字碼;
[ ] ——商取整;
φ ——圖幅內某點的緯度或圖幅西南廓點的緯度;
b ——1:1 000 000地形圖圖幅所在經度帶的數字碼;
λ ——圖幅內某點的經度或圖幅西南廓點的經度;
2) 相應比例尺的圖幅行、列號的計算:
c =4°/Δφ-[(φ/4°)/Δφ]……………………………………(3)
d = [(λ/6°)/Δλ]+1………………………………………………(4)
式中:
c——所求比例尺圖幅的行號;
Δφ——所求比例尺圖幅的緯差(1:5千圖幅緯差1′15″);
[ ]——商取整;
φ——圖幅的某點的緯度或圖幅西南圖廓點的緯度;
d——所求比例尺圖幅的列號;
( )——商取余;
λ——圖幅內某點的經度或圖幅西南圖廓點的經度;
Δλ——所求比例尺圖幅的經差(1: 5千圖幅經差1′52.5 ″);
d) 特征碼為十進制三位順序碼,統一設定為000,留待以后擴展。
e) 命名實例
示例:某1:5千2017年土地利用圖,圖幅內某一點緯度為39°22′30″,經度為114°33′45″,其數據文件的命名方法為:
1) 專業代碼為20
2) 業務代碼為01
3)1:5000比例尺代碼為H
4)土地利用圖的年代為2017
5)百萬分之一圖幅的行號字符碼為J
a = [39?22′30″/4?]+1 = 10(字符碼J)
6)百萬分之一圖幅的列號數字碼為50
b = [114?33′45″/6?]+31 = 50
7)五千分之一圖幅的行號為030
Δφ= 1′15″, Δλ = 1′52.5″
c = 4?/1′15″-[(39?22′30″/4?)/1′15″]
= 192?[3?22′30″/1′15″] = 030
8)五千分之一圖幅的列號為018
d = [(114?33′45″/6?)/1′52.5″]+1 = 018
9)特征碼設定為000
則該數據文件的命名為:2001H2017J50030018000.VCT
6.2以行政區為基礎的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文件命名規則
以行政區為基礎的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文件命名規則如下:
XX XX X XXXX XXXXXX XXX XXX . XXX
| | | | | | | |
專
業
代
碼 業
務
代
碼 比
例
尺
代
碼 年
代
時
間 縣
行
政
區
劃
代
碼 鄉
行
政
區
劃
代
碼 特
征
碼 擴
展
文
件
名
命名規則說明:
a)主文件名采用二十一位字母數字型代碼,位數不足的數字碼用前導“0”補足。擴展文件名因文件格式不同而不同:矢量數據為VCT,數字正射影像圖為IMG,數字柵格地圖為RAS,數字高程模型為DEM,元數據為XML,附加信息文件和頭文件為TXT;
b) 專業代碼采用二位數字碼,土地專業碼為20;
c) 業務代碼采用二位數字碼,土地利用業務為01;
d) 比例尺代碼采用一位字符碼,比例尺代碼表見表46;
e) 年代代碼采用四位數字碼;
f) 縣(市)行政區劃代碼采用六位數字型代碼,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 2260)標準查??;
g) 鄉(鎮)級行政區劃代碼采用十進制三位數字碼;
h) 特征碼表示村的次序號,為十進制三位數字碼。
i) 命名實例
示例1:XX省XX縣2017年土地利用圖,比例尺為1:5千,其數據文件命名為:2001H2017340123000000.VCT。
示例2:XX市XX縣XX鎮土地利用圖,比例尺為1:5千,其數據文件命名為:
假設XX鎮的三位數字碼為001;
則該數據文件名為:2001H2017340123001000.VCT。
示例3:1:5千XX縣XX鄉XX村土地利用圖,其數據文件命名為:
假設XX鄉XX村的三位數字碼為006;
則該數據文件名為:2001H2017340123001006.VCT。
7 數據交換內容與格式
數據交換內容與格式依據《地理空間數據交換格式》(GB/T 17798),國土調查數據交換內容與格式的補充說明參見附錄A。
8 元數據
矢量數據元數據依據《國土資源信息核心元數據標準》(TD/T 1016)。
柵格數據元數據采用《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元數據》(CH/T 1007)描述。
附 錄 A
(規范性附錄)
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
A.1交換格式
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理空間數據交換格式》(GB/T 17798-2007)的規定進行描述。
A.2 交換格式說明
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理空間數據交換格式》(GB/T 17798-2007)的實例,按以下規定描述。
A.2.1 一般規定
a)國土調查數據僅描述矢量數據,文件的后綴名為VCT,簡稱VCT文件。
b)以縣級行政區為基本單位,一個縣級行政區的全部國土調查要素使用一個VCT文件進行描述。
c)國土調查矢量數據中的拓撲數據和點、線、面要素的圖形表現數據暫不描述。
d)未規定的格式內容,應使用字符值::=Unknown表示,如:<圖形表現編碼>、<要素類型編碼>、<層名>等。
e)未對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的規定做出說明的,應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理空間數據交換格式》(GB/T 17798-2007)中的規定進行描述。
A.2.2 文件頭
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文件頭的規定規定如下:
a)DataMark:<數據標識>,缺省值::=LANDUSE-VCT。
b)Version:<版本號>,缺省值::=3.0。
c)CoordinateSystemType:<坐標系類型>,缺省值::=P。
d)Dim:<坐標維數>,缺省值::=2。
e)XAxisDirection:<X坐標軸方向>,缺省值::=E。
f)YAxisDirection:<Y坐標軸方向>,缺省值::=N。
g)XYUnit:<坐標單位>,缺省值::=M。
h)ZUnit:<高程坐標單位>,缺省值::=M。
i)Spheroid:<參考橢球>, 缺省值::=CGCS2000,6378137.0,298.257222101。
j)PrimeMeridian:<首子午線>,缺省值::=Greenwich。
k)Projection:<投影類型>,缺省值::=高斯-克呂格投影。
l)Parameters: <投影參數>,缺省值::=<原點經度>,<歸化比例因子>,<東偏>,<北偏>,<帶寬>,<帶號>。
m)VerticalDatum: <高程基準>,缺省值::=1985國家高程基準。
n)TemporalReferenceSystem: <時間參照系>,缺省值::=北京時間
o)ExtentMin: <VCT文件中平面投影最左邊X坐標>,<VCT文件中平面投影最下邊Y坐標>。
p)ExtentMax: <VCT文件中平面投影最右邊X坐標>,<VCT文件中平面投影最上邊Y坐標>。
q)MapScale: <比例尺分母>。
r)Offset: <坐標偏移量>。
s)Date: <數據日期>。
t)Separator: <半角逗號>,缺省值::=,“,”表示半角逗號。
A.2.3 幾何數據
國土調查數據中的幾何數據僅按點狀要素、線狀要素、面狀要素進行描述,具體規定如下:
a)點狀要素中的<點的特征類型>::=1|2,“1”表示表示獨立點,“2”表示結點。
b)線狀要素中的<線的特征類型>::=1,“1”表示直接坐標線,線對象作為構成面的引用線時,其要素類型編碼為1099000000,圖形表現編碼為Unknown。
c)線的特征類型中<線段的類型>::=11,“11”表示折線。d)面狀要素中的<面的特征類型>::=100,“100”表示由間接坐標構成的面對象。
e)間接坐標面中的<間接坐標面的構成類型>::=21,“21”表示引用線對象構成的面。
A.2.4 注記
國土調查數據中注記中的<注記的特征類型>::=1,“1”表示單點注記。
附 錄 B
(資料性附錄)
國土調查數據交換格式檢驗規則
B.1數據交換內容
B.1.1矢量數據文件名
測試用例標識:/base/file/vector/file_name
測試目的: 驗證矢量數據文件名是否符合要求。
測試方法:
1)矢量數據文件名由二十一位字母數字型代碼組成,其中第1和第2位數字碼為20,第3和第4位數字碼取值為01,第5位為字母碼I、H、G、F、E、D、C或B,第6位到第9位為大于2017的年代時間值,第19位到第21位為十進制三位數字碼;
2)擴展名為“.VCT”,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高
B.2矢量數據
B.2.1文件頭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header
測試目的: 驗證數據文件中是否包含文件頭, 內容是否為空。
測試方法:
1)檢查數據文件中是否包含HeadBegin和HeadEnd數據段;
2)檢查HeadBegin和HeadEnd數據段內容是否為空,若不為空,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高
B.2.1.1格式標志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header/datamark
測試目的: 驗證文件頭中是否包含格式標志,且值為LANDUSE-VCT。
測試方法:
1)檢查文件頭內容是否以DataMark標志開始;
2)檢查DataMark標志是否為LANDUSE-VCT,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低
B.2.1.2格式版本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header/version
測試目的: 驗證文件頭中是否包含格式版本說明,且值為3.0。
測試方法:
1)檢查文件頭內容是否包含Version信息;
2)檢查Version信息是否為3.0,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低
B.2.1.3坐標系統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header/crs
測試目的: 驗證文件頭中是否包含坐標系統說明。
測試方法:
1)檢查文件頭內容是否包含可選的坐標系統信息;
2)檢查坐標系統信息是否符合規范的要求,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能力測試
重要性:高
B.2.1.4坐標維數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header/dim
測試目的: 驗證文件頭中是否包含可選的坐標維數說明。
測試方法:
1)檢查文件頭內容是否包含坐標維數信息;
2)檢查坐標維數信息是否為2或3,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能力測試
重要性:中
B.2.1.5數據范圍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header/range
測試目的: 驗證文件頭中是否包含可選的數據范圍說明。
測試方法:
1)檢查文件頭內容是否包含數據范圍信息;
2)檢查數據范圍信息是否正常,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能力測試
重要性:高
B.2.1.6數據比例尺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header/mapscale
測試目的: 驗證文件頭中是否包含可選的數據比例尺說明。
測試方法:
1)檢查文件頭內容是否包含數據比例尺信息;
2)檢查數據比例尺信息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是否與文件名中對應的比例尺信息相符合,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能力測試
重要性: 高
B.2.1.7數據時間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header/date
測試目的: 驗證文件頭中是否包含數據時間說明。
測試方法:
1)檢查文件頭內容是否包含可選的數據時間信息;
2)檢查數據時間格式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數據時間是否小于當前系統時間,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能力測試
重要性:高
B.2.2要素類型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
測試目的: 驗證文件中是否包含要素類型。
測試方法:
1)檢查文件中是否包含FeatureCodeBegin和FeatureCodeEnd數據段;
2)檢查FeatureCodeBegin和FeatureCodeEnd數據段內容是否不為空,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高
B.2.2.1要素類型編碼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featurecode
測試目的: 驗證要素類型編碼是否規范。
測試方法:
1)檢查要素類型編碼是否符合國土調查數據庫的要素分類與編碼規則,要素類型編碼是否為十位數字碼;
2)檢查要素類型編碼是否唯一;
3)檢查是否包含國土調查數據庫中規定的要素類型,如必要的行政區、地類圖斑等要素類型,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非常高
B.2.2.2要素類型名稱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name
測試目的: 驗證要素類型名稱是否規范。
測試方法:
1)檢查要素類型名稱是否符合國土調查數據庫中規定的要素名稱;
2)檢查要素類型名稱是否與要素類型編碼一致,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能力測試
重要性:高
B.2.2.3要素圖形類型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geometrytype
測試目的: 驗證要素圖形類型是否正確。
測試方法:
1)檢查要素圖形類型是否為Point、 Line、 Polygon及 Annotation;
2)檢查要素圖形類型是否與國土調查數據庫中規定的一致,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非常高
B.2.2.4要素屬性表名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structure
測試目的: 驗證要素屬性表名是否規范。
測試方法:
1)檢查要素屬性表名是否與國土調查數據庫中規定的一致;
2)檢查要素屬性表名是否與要素類型名稱、要素類型編碼對應;
3)檢查屬性表名是否在屬性數據結構數據段中有對應的定義,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非常高
B.2.3要素屬性結構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attribute/structure
測試目的: 驗證要素屬性數據結構是否規范。
測試方法:
1)檢查文件中是否包含TableStructureBegin和TableStructureEnd數據段;
2)檢查TableStructureBegin和TableStructureEnd數據段是否不為空,若是,則通過測試。
3)檢查每個屬性表定義是否以0為結束標志。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高
B.2.3.1屬性表定義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attribute/table/name
測試目的: 驗證要素屬性表定義是否規范。
測試方法:
對于每個屬性表定義執行如下測試:
1)檢查屬性表名是否唯一;
2)檢查屬性表名是否與國土調查數據庫中規定的一致;
3)檢查屬性表定義是否與國土調查數據庫中規定的一致。
對于屬性表中的每一個字段執行如下測試:
1)字段名、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小數位數是否與國土調查數據庫中規定的一致,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非常高
B.2.4圖形數據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geometry
測試目的: 驗證文件中是否包含圖形數據。
測試方法:
1)檢查文件中是否包含PointBegin和PointEnd點對象數據段,LineBegin和LineEnd線對象數據段,PolygonBegin和PolygonEnd面對象數據段;
2)檢查圖形數據數據段是否不為空;
3)檢查每個空間對象是否以0分隔,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非常高
B.2.4.1空間對象要素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feature
測試目的: 驗證空間對象要素是否規范。
測試方法:
對于每一個空間對象要素執行如下測試:
1)檢查文件中對象標識碼是否為唯一的整數;
2)檢查要素類型編碼是否在要素類型參數數據段中有對應的定義;
3)檢查圖形樣式編碼是否為Unknown,若不是,檢查圖形表現數據段是否有對應的定義;
4)檢查坐標的范圍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非常高
B.2.4.2點狀圖形數據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geometry/point
測試目的: 驗證點狀圖形數據是否規范。
測試方法:
對于每一個點狀圖形數據執行如下測試:
1)檢查點對象標識碼的唯一性;檢查有屬性的點對象是否有對應的屬性記錄;
2)檢查點的特征類型是否為1、2;
3)檢查坐標點的個數是否等于1;
4)檢查坐標維數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
5)檢查坐標的范圍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高
B.2.4.3線狀圖形數據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geometry/line
測試目的: 驗證線狀圖形數據是否規范。
測試方法:
對于每一個線狀圖形數據執行如下測試:
1)檢查線對象標識碼的唯一性;檢查有屬性的線對象是否有對應的屬性記錄;
2)檢查線的特征類型是否為1;
3)檢查線段條數是否大于等于1。
4)檢查一個線對象是否引用多條不相連接的線段,若是,則不通過測試。
對個每個線段執行如下測試:
1)檢查線段的類型是否為11;
2)檢查線段的點數是否大于等于2;
3)檢查坐標維數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
4)檢查坐標的范圍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
5)線段內容的數量與線段條數記錄是否一致,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高
B.2.4.4面狀圖形數據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geometry/polygon
測試目的: 驗證面狀圖形數據是否規范。
測試方法:
對于每一個面狀圖形數據執行如下測試:
1)檢查面對象標識碼的唯一性;
2)檢查有屬性的面對象是否有對應的屬性記錄;
3)檢查面的特征類型是否為100;
4)檢查標識點坐標維數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
5)檢查標識點坐標的范圍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
6)檢查標識點坐標是否合理;
7)檢查面對象應是封閉的。
對個每個間接坐標面執行如下測試:
1)檢查間接坐標面的構成類型是否為21;
2)檢查構面的對象個數是否大于等于1;
3)檢查引用的對象標識碼個數是否等于構面的對象個數;
4)檢查對象標識碼是否以半角逗號(,)分開;
5)檢查每行的對象標識碼個數是否小于等于8;
6)檢查面是否封閉;
7)檢查是否可以找到引用的線對象定義,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非常高
B.2.5注記數據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annotation
測試目的: 驗證文件中是否包含注記數據段。
測試方法:
1)檢查文件中是否包含AnnotationBegin和AnnotationEnd注記數據段;
2)檢查注記數據段是否不為空;
3)檢查每個注記對象是否以0分隔,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高
B.2.5.1注記樣式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annotation/style
測試目的: 驗證注記是否包含樣式信息。
測試方法:
1)檢查注記的圖形樣式編碼是否不為Unknown;
2)檢查注記的圖形樣式編碼在圖形表現數據段是否有對應的定義,且有必選的描述注記的屬性,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高
B.2.5.2注記內容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annotation/text
測試目的: 驗證注記是否為空。
測試方法:
1)檢查注記的內容是否為非空的文本,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高
B.2.5.3注記位置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annotation/location
測試目的: 驗證注記位置是否規范。
測試方法:
1)檢查注記的特征類型是否為1;
2)檢查注記的坐標點數是否為1;
3)檢查注記點坐標維數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
4)檢查注記點坐標的范圍是否與文件頭中聲明的一致;
5)檢查注記點坐標和方向是否合理,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高
B.2.6屬性數據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attribute
測試目的: 驗證文件中是否包含屬性數據段。
測試方法:
1)檢查文件中是否包含AttributeBegin和AttributeEnd屬性數據段;
2)檢查屬性數據段是否不為空;
3)檢查每個屬性表是否以屬性表名開始,以TableEnd結束;
4)屬性表名是否唯一,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高
B.2.6.1屬性記錄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attribute/record
測試目的: 驗證屬性記錄是否規范。
測試方法:
對于屬性表中的每個記錄執行如下測試:
1)檢查記錄是否以有唯一的對象標識碼;
2)檢查屬性對象標識碼和幾何對象標識碼是否一致;
3)檢查記錄是否在一行表達完畢;
4)檢查必填字段是否為空值;
5)檢查字段值是否滿足值域約束條件;
6)對于變長字符串,檢查是否有對應的屬性值;
7)對于外掛文件,檢查是否可以找到對應的文件,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非常高
B.2.7圖形表現數據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style
測試目的: 驗證文件中是否包含圖形表現數據段。
測試方法:
1)檢查文件中是否包含以StyleBegin和RepresentationBegin為起始標志,以StyleEnd和RepresentationEnd為結束標志的圖形表現數據段;
2)檢查圖形表現數據段是否不為空;
3)檢查每個圖形表現是否以0分隔,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中
B.2.7.1圖形表現關鍵詞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style/key
測試目的: 驗證圖形表現數據段的關鍵詞是否規范。
測試方法:
1)若存在圖形表現數據,檢查圖形表現關鍵詞是否規范,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中
B.2.7.2注記的圖形表現數據
測試用例標識:/content/vector/features/style/annotation
測試目的: 驗證注記的圖形表現數據是否規范。
測試方法:
1)若存在注記數據,執行測試用例/content/vector/features/style和/content/vector/features/style/key;
2)檢查圖形表現數據中是否包含注記樣式的必要信息;
3)檢查注記樣式是否完整,若是,則通過測試。
測試類型:基本測試
重要性:高
附 錄 C
(資料性附錄)
矢量數據索引文件格式
C.1概述
為提高訪問大數據量VCT文件的效率,應基于矢量圖形數據建立對應的索引文件。
C.2索引文件格式
索引文件采用文本格式,擴展名為.idx,格式如下:
DataMark: LANDUSE-IDX<CR>
Version: <3.0><CR>
IndexBegin<CR>
{<對象標識碼>,<minX>,<minY>,<maxX>,<maxY>,<圖形數據文件位置>,<屬性數據文件位置>}<CR>
IndexEnd<CR>
C.3格式說明
(1)<對象標識碼>::=<整數>,空間對象的唯一標識碼。
(2)<minX>::=<float>,<minY>::=< float >,<maxX>::=< float >,<maxY>::=< float >,空間對象的圖形范圍。
(3)<圖形數據文件位置>::=<整數>,圖形數據段中空間對象標識碼處相對于文件起始位置的偏移。
(4)<屬性數據文件位置>::=<整數>,屬性數據段中空間對象標識碼處相對于文件起始位置的偏移。若沒有屬性數據,設為0。
C.4索引文件組織結構
(1)每個屬性表對應一個索引文件,索引文件命名為屬性表名, 擴展名為.idx。
(2)拓撲線的索引在單獨的索引文件中,文件命名為TopoArcs.idx。
(3)所有的索引文件放在一個索引目錄中,索引目錄與對應的VCT文件在同一個根目錄下,索引目錄命名為<VCT文件名>_idx。
參考文獻
(1)原國土資源部 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標準(2017版)
(2)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實施方案(國土調查辦發﹝2018﹞18號)
(3)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關于調整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有關內容與要求的補充通知(國土調查辦發〔2019〕7號)